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LRTI)

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目前,尚无RSV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RSV的治疗,唯一可用于RSV预防的人源化特异性抗体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尚未引进国内临床应用。临床上在RSV的流行、致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规范儿童RSV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以国内外RSV最新研究进展为参考,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共识包括了:儿童RSV感染的疾病负担及流行概况、RSV简介及感染致病机制、儿童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及预后、RS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儿童RSV感染的治疗和RSV感染防治药物新进展,最后还总结了RSV感染的几种预防场景(常规预付、家庭预防、医院预防、特异性预防、药物预防和疫苗预防)。

共识内容详尽,以儿童RSV感染的治疗为例,“一般治疗”中提到:

对于于急性期患儿应动态观察及评估病情变化,当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92%时[11,73],给予氧疗。对于重症患儿,还可选择无创持续性正压通气(CPAP)或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当存在上气道阻塞并引起呼吸困难或喂养困难时可给予口鼻腔吸痰或 9 g/L 盐水滴鼻缓解鼻塞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若能正常进食,建议继续经口喂养,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进食后呛奶易引起误吸等情况,可给予鼻胃管营养摄入,必要时可给予静脉营养,以保证体内水电解质内环境的稳定。

除了一般治疗,同时也对药物治疗和呼吸系统外的其他系统受累的对症治疗做了详细的共识建议。

共识最后也提到了“RSV感染的预防”。

RSV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RSV可在手和污物上存活数小时。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HRSV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8 d,通常为4~6 d。
7.1 一般预防
7.1.1 家庭预防 加强对RSV感染及防治方面的宣教;提倡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11];避免暴露于烟草和其他烟雾;在RSV流行季节,限制高风险婴儿去儿童保育机构[11];在任何场所均应洗手(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尤其是高风险婴儿在暴露于有呼吸道感染风险的年长儿童时[100-101];养成良好的咳嗽卫生习惯。
7.1.2 医院预防 与患儿直接接触的人员均应在接触患儿前后消毒双手,如无法使用乙醇类消毒剂,应用肥皂和水勤洗手,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外科口罩、护目镜和隔离衣)[102-105];推荐将患儿隔离于单人病房或与其他RSV感染患儿一起隔离于同一病房(集中隔离治疗患儿),并限制将患儿转出病房[104,106],在疾病暴发期间,应尽量避免照顾RSV感染患儿的医护人员也照顾非感染患儿;医务人员应持续接受相关教育,包括RSV感染的症状、流行病学、诊断和传播[104,106]。
7.2 特异性预防
7.2.1 药物预防 帕利珠单抗是针对RSV的特异性抗体,尚未引进国内临床应用。患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脏疾病及慢性肺疾病的早产儿(胎龄<32周,在新生儿期使用过体积分数超过210 mL/L氧气),在RSV感染高发季节开始,在1岁内可给予帕利珠单抗预防,15 mg/(kg·次),1次/月,肌内注射,在当地RSV流行前1个月开始,最多连用5个月[107-108];但不推荐胎龄<29周的早产儿使用帕利珠单抗,除非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肺疾病;也不推荐预防医院获得性RSV感染[109-110]。
7.2.2 疫苗 目前没有可用的疫苗。多种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颗粒疫苗及新型RSV候选疫苗佐剂目前也正处于临床前和早期临床研发阶段。

更多详细信息欢迎浏览文献原文(中华儿科实用临床杂志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200225-00243)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感谢。